日語中有很多正式教科書中并不會提及的小秘密,比如常見的男女老幼用語,抑或是一句話的“建て前”與“本音”。
除了正式的日語能力等級考試外,想要判斷一個人的日語能力高低,從日常對話的表達和措辭中,就可以看出。
我們的學(xué)習也最終會升級到用日語來進行日常交流。在什么場合用得著這些表達上的技巧,這些小技巧又對什么人適用呢?
不同的表達方法,可能會使一句話與想要表達的意思南轅北轍。
那么, 來看看接下來這幾個日語表達中不為人知的小秘密吧~
![](/UploadFiles/2019-09/2/2019092011515688143.jpg)
あいまいで明言を避ける
說話措辭曖昧,避免明言
想要和日本人好好相處,一定要學(xué)會把握日本人言語中的曖昧表現(xiàn)。容易讓別人產(chǎn)生曖昧的印象,是因為日語里有很多多義詞。
即使是同樣的語言,根據(jù)適用場所、使用對象、場景等具體情況,會有很多擁有相反意思的“棘手”的詞語存在。
最容易理解的一個例子,是關(guān)西地區(qū)的人們常使用的「考えておきます」“我會考慮的”「考えさせて下さい」“請容我再作考慮”這樣的說法。
![](/UploadFiles/2019-09/2/2019092011522744052.jpg)
其實這在關(guān)西,等于“NO”的意思。
但是這種說法,關(guān)東地區(qū)并不使用,所以常常會引起糾紛。
這種事發(fā)生在很多由關(guān)東轉(zhuǎn)到關(guān)西工作的營業(yè)新人身上。他們向上司報告「お客様に、考えてもらえ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客戶說他要再考慮下”就會遭到訓(xùn)斥;蛘吲苋ピ儐柲切┩窬艿目腿恕缚激à皮い郡坤蓼筏郡“您考慮的怎么樣了”,也同樣會遭到斥責。
空気を読む
察言觀色
察言觀色是指明白場面氣氛的走向。
具體來說是指可以感受對方的表情、對話的內(nèi)容、語調(diào)、場面的氣氛等等,說話前先屏住一口氣,好好想想自己將要說的話是否考慮了對方的心情——這就是會察言觀色。
再有,不管是多么好的事情,也要會掌握說出它的時機。有時候還是閉嘴比較好。學(xué)會好好判斷這些狀況的能力十分重要。
![](/UploadFiles/2019-09/2/2019092011530871097.jpg)
省略語が多い
省略語比較多
日語中,主語經(jīng)常被省略。與其說是省略,不如說基本上沒有主語,需要的時候再放出來用這種說法也是有的。
事實上,日語里會省略掉以“我”為對象的主語,轉(zhuǎn)而會通過“我”的行動來表現(xiàn)。避免 “我怎樣我怎樣”這樣強烈展示自己想法的表現(xiàn),是日語里的一種傾向。
![](/UploadFiles/2019-09/2/201909201153349799.jpg)
助數(shù)詞の省略
量詞的省略
在不通過量詞,單憑中心詞本身就能夠表明該事物的性質(zhì)和類別時,可以省略量詞。
例如:森林里跳出“一只”老虎
訳:林から虎が飛び出した。
而不是譯成林から虎が一匹飛び出した
門后面好像有“一個”人
訳:ドアの後ろにひとがいるようだ
而不是譯成ドアの後ろにひとが一人いるようだ。
![](/UploadFiles/2019-09/2/2019092011540384481.jpg)
正しい日本語
正確的日語
在我們追求日語表達的地道時,首先不能忘記的,就是學(xué)習到的東西,一定要是“正確的日語”。
根據(jù)說話的對象的不同,通常會使用不同程度的敬體或者簡體。但是很多情況下,一味地追求簡體,如年輕人常用的“おーす” “やべー”,并不能上得了臺面,之后的應(yīng)用范圍也會越來越小。
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的情況,我們可以從一開始,就把“地道”主要定義在敬語的范圍內(nèi)。只有掌握了“正しい日本語”,才可以在面對紛繁的信息撲面而來的時候,擇優(yōu)而取。
![](/UploadFiles/2019-09/2/201909201154281297.jpg)
其實日語的表達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小技巧和小秘密等待被發(fā)掘。
這些散落的知識,我們可以從漫畫、小說、日劇、日常交流、甚至是零食的包裝上來尋找,重要的是常懷一顆求知的心,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探尋一個單詞、一串句子背后可以挖掘的東西。
想想為什么要用這個詞語、這個語法、這種表達方式。從日常點滴開始體會這門語言,這樣的小秘密,你也可以找到。
想達到日常交流無障礙,一定要多多張口練口語。怎么練?可以跟著動漫、日劇、有聲節(jié)目練習跟讀。反復(fù)練習,口語會提升很多。同時聽力也會有所提升。國內(nèi)的日語考生普遍聽力弱項,只有多聽多跟讀,才能提高聽力成績。當然直接去聽真題最有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