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的成語,想必是各位聰明的觀眾都能舉出一大堆,甚至很長時間都不帶重樣的。
成語一般以“四字成語”為主。
實際上這是中國古人的智慧,僅僅只用短短的四個字就能涵蓋很深的涵義。
然而日本也存在成語,不過平心而論,日語中大多數(shù)拿的上臺面的成語都是出自我國古代經(jīng)典和中國翻譯的佛教經(jīng)典。
其中的多半都是中國古代也用過的,只不過現(xiàn)在不常用了,或者是在漫長的語言演變過程中就逐步棄之不用了。
白河夜船
想必鐘意比較意識流一些電影風格的童鞋們肯定不會錯過女神安藤櫻主演的電影《白河夜船》,然而很多觀眾都在納悶,我既沒看到白河也沒看到夜船,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日式成語。
“知乎,分享你新編的故事。”
這句話已經(jīng)是一句很精練的話了,“白河夜船”完全可以和這句話劃傷等于號。
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諷刺那些自己什么都沒做過、沒聽過,卻偽造經(jīng)歷,裝成一副全知全懂、什么都做過的樣子的人。
也形容昏睡誤事的人,電影《白河夜船》則是后一個意思。
![這些日式“成語”你都了解嗎](/UploadFiles/2018-05/0/201805301354036540.jpg)
“白河夜船”出自于日本的民間故事。
白河是京都的一個地名,叫白河卻沒有河,是個陸地村落。
有個江戶人向別人吹噓自己去過京都。
有人就質(zhì)疑他“你去京都路過白河了么?那里怎么樣?”
江戶人說:“當然路過啦,只不過那會剛好是晚上,我在船上睡覺,所以沒看到這條河怎么樣。”
就像那會《血戰(zhàn)鋼鋸嶺》剛出來的時候,有些人就開始編造:“這個電影是一部很正的抗日戰(zhàn)爭電影,鋼鋸嶺據(jù)說離鐵嶺比較近。”
馬牛襟裾
都見過肥頭大耳、滿面油光的貪官形象,也都見過俗語“屎殼郎的糞球外面光”,還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以及沐猴而冠、衣冠禽獸。
總而言之,“馬牛襟裾”形容沒有學問、不知禮儀廉恥的人,竟然穿的光鮮亮麗。
出自于韓愈的《符讀書城南》“人不通古今, 馬牛而襟裾。”
![日語成語馬牛襟裾](/UploadFiles/2018-05/0/2018053013543581509.jpg)
食前方丈
不要以為這個成語和“方丈”有關系,跟廟里的方丈沒關系,其實這里的“丈”是長度單位,形容飲食極度奢華,乃至于面前一丈都擺滿了佳肴。
出自于《孟子》“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我得志,弗為也。”
![日語成語食前方丈](/UploadFiles/2018-05/0/2018053013545978506.jpg)
蛇心仏口
“仏”在日語里就是佛,蛇心佛口,你可以簡單理解為“豆腐嘴刀子心”,有點像我國的成語“口蜜腹劍”。
出自于中國的佛教經(jīng)典《五燈會元》。
然而,日本在漫長學習漢語習慣的過程中也大量原創(chuàng)出了屬于自身的成語。
下面主要列舉出兩個比較常見的。
![日語成語蛇心仏口](/UploadFiles/2018-05/0/2018053013553017411.jpg)
八方美人
這個成語可不是指在你的八個方向都站著美人,如果那樣的確是進了青樓了。
而是指你無論是從八個方向的哪個方向看這個人都是美人。
含義和漢語中的“八面玲瓏”比較類似。
也指那種誰都不得罪的人,老好人。
![日語成語八方美人](/UploadFiles/2018-05/0/2018053013555015909.jpg)
三日坊主
坊主在日語中是和尚的意思。
這個成語的大概意思是說,只做了三天和尚就還俗。
形容一個人做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無論干什么事情都只有三分鐘熱度,沒有長性。
![日語成語三日坊主](/UploadFiles/2018-05/0/20180530135610551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