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年不見的高中同學給我發(fā)來微信,“最近在學日語,但是在網(wǎng)上找的大部分資料都是針對那些興趣愛好者的,沒有什么可以系統(tǒng)指導一下像我這樣真的想掌握一門語言的人,好難啊。”的確,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非常發(fā)達,網(wǎng)絡資源也很豐富,想要指導什么只要手指輕輕一動,就可以搜索到。對于想要自學日語的人來說,是一個很有力的工具。但是這把工具有時候卻成了一柄雙刃劍。正是因為資源太過五花八門,往往讓初學者在一開始就慌了手腳。該看哪些,該避開哪些,一片混亂。這種時候,不妨先看看,學院派的學生是怎么說的吧。
@A同學:我們剛開始學的時候,連什么是日語都不知道,也沒什么太大的興趣。但是老師第一堂課就給我們講了一節(jié)課的日本,從文化,到文字,最后還給我們留了幾個懸念和小問題,當做下堂課的題目,一堂課下來,瞬間就有精神了。
@B同學:學了三年日語,總有人問我學好有什么捷徑嗎?我就想說,學語言哪有什么竅門,唯一的竅門就是多看,多背,多說,多寫。捷徑只是讓你少走彎路,而不是讓人學會偷懶。
這兩個日語專業(yè)的學生說的話,其實也正說明了兩點。
1、學習一門語言,要從對它真正感興趣開始。逼迫著學的效果怎么會比主動想學強呢?如果你對語言實在沒有興趣,不妨先從這個使用語言的國家開始學起。通過有趣的文化或者文學作品,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哦。
![](/UploadFiles/2018-01/0/2018010414442977771.jpg)
2、學習,需要一個方法,一個計劃,而不是一顆想要偷懶的心。
那么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學習日語的三個階段,都有哪些不可不知的事情呢?
1、初學階段
首先要知道的是,任何一門外語在初學的入門階段,每天堅持不了背誦一段時間的話,是根本沒有辦法進行下去的。準備好了嗎?可以堅持的話,接著往下看吧。
自學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并不是只靠自己學。
語言的初期,必須要有人指導。
尤其是發(fā)音和語法,沒有準確的發(fā)音,很多人都會在錯誤的道路上一去不回。沒有理解正確的語法,也會在習慣了以后糾正不過來。
就比如很多人小時候 ,明明在幼兒園或是小學階段,掌握正確的普通話發(fā)音的,但是由于各種環(huán)境的影響,形成的習慣很難改掉。就算長大后,說普通話的時候依然會帶有一些地方性或是自己的習慣發(fā)音。
我們的中文暫且不論,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的第一外語——英語,它的語法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雖然英語中的很多語法在中文里是沒有的,但是句子結(jié)構(gòu)和中文卻差不多。中文的句子結(jié)構(gòu)是主謂賓,英語也是。然而日語的句子結(jié)構(gòu),卻是主賓謂。這讓很多不理解的人在初學階段就容易弄得一頭霧水,造句時不知所云。
這就告訴我們,初學階段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基礎——發(fā)音、基礎語法、背誦單詞。
![](/UploadFiles/2018-01/0/2018010414445387603.jpg)
2、語言是用來交流的
語言是用來交流的,也必須在交流中學習。
不管是因為什么目的而學習日語,想會說一口流利的日語?考證?想去日本旅游或者生活?會說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說,我天天都在看日劇,動漫,為什么我說不來?
這個不是你天天看就能學會說的。首先你沒有扎實的基礎和豐富的單詞庫,單純的模仿只能記得住一時,很快就會忘掉。
不如找一首簡單的日語短文,或是日語歌,掌握里面的每一句話,熟練了以后再換下一個。這樣鍛煉出來的口語,一定會比朝三暮四的看不同的東西強哦。
還有一些人,是不敢說,怕自己說錯,怕丟臉。
既然學了,就要學好,學會,光會考試是沒用的。你真的說不來么?你只是不敢說罷了,你不開口的話,就永遠也不會說。
至于練習對象,日語學院派的可以找自己的同學,那么自學的人就可以找一些日語群,在日語氛圍中學會交流,學會說日語。1培養(yǎng)語言環(huán)境。2培養(yǎng)對日語的語感。
方法有的是,關(guān)鍵就是看你有沒有這個勇氣,不要給自己找借口,逃避不是辦法,只是一種軟弱。
![](/UploadFiles/2018-01/0/2018010414450386487.jpg)
3、有框架的記單詞語法
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隨著單詞和語法的不斷積累,我們會感覺到越來越輕松。但是很多學習日語的人卻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即使單詞量有所增加,有時候也會混淆;即使腦子里的語法庫也在不斷豐富,但仍在碰到一個比較復雜的句子時丈二和尚摸不清頭腦。
這個時候,如果你沒有一個記憶樹一樣的大腦,不妨試著把單詞和語法全部整理在筆記本里。
意思相近的單詞,就歸類在一起,并用紅色筆標出它們微妙的區(qū)別。比如勉強する、習う、學習する,他們的意思相近,但是用法卻各不相同。
再比如トイレ、厠、便所、お手洗い、化粧室,他們是同一個意思,但是由來以及使用時期各不相同。集中起來,既有利于記憶單個的單詞,也減少了混淆的可能。
接下來就是語法的記憶。學習了一段時間以后,可以把助詞、副詞、動詞變形等內(nèi)容按照條目整理出來。之后,在學到相似或者稍有不同的語法再添加進去。分類記憶,也方便于分類復習。
漸漸地,大腦中就會對日語語法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了。
而在遇到一個比較復雜的句型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弄清楚這個句型的來龍去脈,并且將其中的語法點分別造句。鍛煉自己的造句水平其實是我們在小時候?qū)W習語文的初級階段就做過的。看似很傻的方法,卻是最直接有用、最能彌補平時應用不足的。
![](/UploadFiles/2018-01/0/2018010414451478113.jpg)
4、增加閱讀量
當你按照上面的步驟學下來,基礎就差不多已經(jīng)成型了。接下來,我們需要增加日語的閱讀、補充單詞量。
這里的閱讀量,不僅僅只是單純學好書本上面的內(nèi)容,而且要經(jīng)常閱讀最新的報刊雜志,利用網(wǎng)絡來看看時事新聞,了解最新的時尚、文化,或是多看看一些雙語的文章、小說,在日漢對照中學習。
讓所學的單詞和語法能夠在實際生活、工作中得以運用,是一種良性循環(huán)。既可以豐富自己、增加詞匯量、學習新的語法,也可以用上學到的東西,一舉兩得。
其實,因為喜歡日本的文化(包括動漫、日劇、音樂和一些傳統(tǒng)文化)而想學日語的人很多,但是九成九的人在看到最最基礎的五十音圖之后,就立馬失去了信心。再得知,要掌握這些天數(shù)文字,一般需要五天到一個星期的死記硬背,這些人就已經(jīng)被淘汰了。被自己的惰性。
許多人自稱喜歡什么,實際上卻不能為其付出多少代價,喜歡的東西一天變一個樣,看到困難掉頭就跑。比起他們,能夠踏出第一步,想要好好自學的人,其實就已經(jīng)贏了。
![](/UploadFiles/2018-01/0/201801041445325936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