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句”是由“五七五”共三句十七字音組成的、必須含“季語”的一種日語定型詩,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詩,也被稱作“十七文字”“十七音”“十七語”。有的詩人揚棄了俳句的有季定型性,派生出了“自由律俳句”及不含季語的“無季俳句”等。創(chuàng)作俳句的人被稱為“俳人”。俳句通過季題來吟誦自然風物、人情世故。
俳諧是一種提高了室町時代流行的連歌的趣味性即庶民性的文藝。17世紀松尾芭蕉(1644年1694年)又進一步提高了它的藝術性,其中,即便是單句也值得鑒賞、獨立性很強的首句,便成了后世俳句的源流。
俳句是繼承了日本詩歌傳統(tǒng)而成立的,雖說是由“五七五”的音律來表示的韻律、“季語”及“切字”而組成的短詩,卻具有能將心象放大拓展的特點。
季語是欣賞俳句的一個重點,這些季語同樣也有美麗精妙的表達:花信風、夢見草、蟬時雨、名殘雪、霜燒......這些意境優(yōu)美的日語詞匯或細膩、或清麗、或哀美,在特定的文化底蘊下,將平常之事敘說得含蓄又動人。
想學日語就來新干線教育吧,免費贈送糾音體驗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