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要介紹的是學(xué)過動詞的受け身(被動語態(tài))的同學(xué),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一個(gè)小問題。我們先回顧一下日語被動態(tài)變形方式。
一類動詞(五段動詞)
一類動詞(五段動詞)+【れる】,把詞尾假名變成同行「あ」段假名 +【れる】。詞尾是假名「う」的變成「わ」+【れる】
比如:
叱(しか)る→叱られる
使(つか)う→使われる
降(ふ)る→降られる
二類動詞(一段動詞)
二類動詞(一段動詞)+【られる】,把詞尾假名 「る」去掉+【られる】。
比如:
いじめる→いじめられる
教(おし)える→教えられる
食(た)べる→食べられる
三類動詞(サ変動詞)
サ變動詞把詞尾【する】變成【される】。
比如:
する→される
尊敬(そんけい)する→尊敬される
三類動詞(カ変動詞)
カ變動詞【來(く)る】變成【來(こ)られる】。
以上就是被動態(tài)的復(fù)習(xí)。那么,請同學(xué)們想一下“我的錢包被扒手偷了”這句話要怎么翻成日語。
在初學(xué)者中,或許有很多同學(xué)會翻成「私の財(cái)布はすりに盜まれた!沟欠浅?上,這并不是地道的說法。
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總體而言,日語被動語態(tài)的用法,如果依照主語來分,大概可以分這兩大類:
1、有情物:包括人、動物等。
2、非情物:事物。
第一類的例子,比方說:
、偎饯舷壬诉长欷。/我被老師責(zé)罵了。主語是“我”。
、隰~は貓に食べられた。/魚被貓吃掉了。主語是“魚”。
第二類的例子,比方說:
、贂hが東京で開かれた/會議在東京召開。
(主語是“會議”,因?yàn)闀h不會自己開,所以使用被動語態(tài)。)
、跂|京タワーは1958年に建設(shè)された。/東京鐵塔建成于1958年。
(主語是“東京鐵塔”因?yàn)殍F塔不會自己蓋,是被蓋起來的,所以用被動語態(tài)。)
那么重點(diǎn)來了,“我的錢包”是屬于哪一類呢?雖然錢包是物品,其實(shí)是放在第一類有情物主語。
這一類的被動屬于「持ち物受け身/物主間接受害被動」也就是人所擁有、創(chuàng)作的東西。
比方說“我的頭被毆打了、我的錢包被偷了、我的布丁被吃掉了”,只要是屬于“我所擁有的東西被~”的情況,主語都要用“我”而不是物品。
所以再回到“我的錢包被扒手偷了”這個(gè)例子,主語必須是有情物「私」,那這樣句子會變成:
私はすりに財(cái)布を盜まれた。/我被小偷偷了錢包(直譯)。
因?yàn)橹形臅f“我的錢包被偷了”,而這個(gè)句子就這樣翻成日語,在語法上好像也沒有任何不妥的地方,所以就變成很容易掉進(jìn)的小陷阱,大家在初學(xué)被動語態(tài)時(shí)要多加注意。